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我国拉丁美洲地区研究的学术历程与发展前景

来源:学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拉美研究、推进中国的拉美研究向着更高水平迈进,除了加强中拉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发力。 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为进一步深化拉美研究、推进中国的拉美研究向着更高水平迈进,除了加强中拉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发力。

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是近些年国内学界出现了迄今方兴未艾的“拉美热”,这跟中国与拉美地区关系的不断深化息息相关。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拉美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术研究依然仅关注拉美地区的一些大国,很多拉美国家尚属涉猎很少的“空白”;拉美研究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等等。区域与国别研究目前受到国家和学界的重视,如何推进拉美区域研究进一步深化,成为摆在国内拉美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的拉美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之后继续保持着上升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相关论文有1300余篇,出版的相关专著和编著120余部。论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著述主要集中于拉美通史、拉美经济、拉美政治、拉美社会、拉美区域一体化、拉美现代化、拉美发展模式利弊得失、拉美外交关系、美国对拉美政策、中国与拉美关系、拉美思想史与宗教、拉美“左翼”思想与实践、拉美教科与文化以及国别历史与现状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首先,一个研究领域的振兴,具有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不可或缺。随着老一辈学者的退休,曾对国内拉美研究作出很大贡献的科研机构程度不同地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新成立的拉美研究机构还处于上升期,研究人员的不足严重制约着中国拉美研究的高水平发展。因此,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必须加快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尤其是复合型研究人才的培养,需要从硕博士阶段抓起,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到拉美国家访学进修,一方面可以查找到与论文相关的原始资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西班牙语等外语交流的能力。其次,今天从事拉美研究的学者,在硬件方面是当年老一辈学者所无法比拟的。但老一辈学者的治学传统是坚持“冷板凳”的精神,对所研究的课题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在长期的学术积累中深入思考。目前中青年学者已成为国内拉美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自身的研究优势,应继承老一辈学者的治学传统,克服学术浮躁风气,为中国拉美研究贡献力量。再次,中国的拉美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取得进步,研究深度也在不断提升,但在产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研究人员要在了解国际学术动态的基础上,发挥中国学者自身的优势,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回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推进中国特色的拉美区域研究。最后,目前国内拉美研究关于现状的成果较多,史学研究相对较少。历史是认识现状的一把钥匙。研究者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研究拉美现状的学者应该具有历史的视野、思维和方法,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中准确且深刻地认识当今拉美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而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更具有参照价值的理论与认知。

【来源:光明日报】

从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述来看,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拉美研究,无论是选题范围还是研究深度,都达到历史上新的高度。对拉美的研究更加注重国家对外战略的需要,试图为国家发展与拉美地区友好关系以及更加深入了解拉美的历史与现状提供文本资源;由于拉美地区在中国外交战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中拉关系相关的研究成为“重中之重”,发表和出版的论著之多,远远超过了此前任何时期;国别研究依然多关注拉美地区的大国,成果尤其集中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和古巴等国。对拉美国家研究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学界对拉美地区发展的整体认识。另外,这一时期国内拉美学者的论著深入开拓的领域仍较多,如文化传统与拉美地区不发达的根源、移民与拉美地区发展、影响拉美地区发展之重要人物的思想、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在拉美的起源与发展、国别发展特殊性与拉美地区发展整体性之间的关系等。如果把文化史、社会史、环境史、观念史以及大西洋史等研究路径或理论路径引入到对拉美地区具体问题的研究之中,有利于拉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拉丁美洲研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1961年7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拉丁美洲研究所。1964年,中国一些高校成立了研究拉美的专门机构,如南开大学拉丁美洲史研究室、复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室、武汉师范学院巴西史研究室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拉美研究机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如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设立拉丁美洲史研究室,有十余位人员从事拉美史研究。这一时期,高校的拉美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等。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拉美研究的优势,1991年8月底,国家教委在暨南大学召开拉美问题研究科研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决定成立全国高等院校拉丁美洲重点课题研究协调小组。国家教委把协调全国高校拉美研究重点课题小组设帐于南开大学,为了能够让协调小组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南开大学组建了实体性研究机构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之后国内拉美研究的发展与上述研究机构是密不可分的。近十年来,随着中国与拉美地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国内高校先后成立的拉美研究机构多达60余家,全国有16家拉美研究机构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基地。2019年5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了拉丁美洲与加勒比研究所。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xsyjbjb.cn/zonghexinwen/2022/0823/1006.html



上一篇:河北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下一篇:北京延庆区:打造全国长城文化公众展示和学术

学术研究投稿 | 学术研究编辑部| 学术研究版面费 | 学术研究论文发表 | 学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学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