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研究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学术研究》投稿方式[06/01]
- · 《学术研究》期刊栏目设[06/01]
体育论文_武术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之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武术学术研究伴随着武术的现代化进程而逐步完善,当今,武术学术界产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拥有庞大的研究队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学科意义上的武术学术研究是"西学东
文章摘要:武术学术研究伴随着武术的现代化进程而逐步完善,当今,武术学术界产出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拥有庞大的研究队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学科意义上的武术学术研究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武术更多的是在西方研究范式下进行学术研究,这直接影响了武术学术研究的话语体系,并进而导致武术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的出现。"以西释中"通俗地解释是指使用西学解释中学的行为,它不是简单地引进或者传播西方的文化。本研究提出的"以西释中"现象旨在说明用西方的理论、学说、观点、角度等来整理中国武术的思想资源,开展武术的学术研究,这是近代以来武术学术研究中的普遍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武术学术研究中西方理论大行其道,出现了"泛西化"的浪潮,传统武术理论在现代西方理论的映照下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古董",武术学术研究缺失文化接续,缺乏与国际学界进行实质性对话和交流的能力。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法对武术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进行理性反思。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近代以来武术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的出现及发展,之后反思了武术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之利弊,最后对未来武术学术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武术学术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促进了现代武术学术研究的创立,推进了武术学术研究朝着广泛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发掘、整理了传统武术理论资源,推动了武术学术研究更好地与国际交流;与此同时,西方理论分析武术难免牵强,容易导致武术理论失去原有韵味,使得武术学术研究形成路径依赖,致使武术学术研究方向过度分化。本研究在未来武术学术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展望:首先,"以西释中"不能作为未来武术学术研究的主流现象,更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学术衍进进路。因为,传统武术理论和西方理论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西方理论和武术传统理论有着强烈的文化反差,未来的武术学术研究应反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西方现成的理论,防止陷入"过度阐释"的陷阱,这应是构建中国特色武术学术研究之时要重点提防的。其次,构建中国特色的武术学术研究不是简单、盲目地去除"以西释中"现象而采取"以中释中"的研究进路,应防止在构建中国特色武术学术研究时太过于急功近利而出现冒进现象;换句话说,未来武术学术研究不能为了规避"以西释中"现象而简单地"去西方话语",导致武术学术研究走向自我封闭。下一步,武术学术研究需要对"以西释中"现象进行不断完善,建立多元化的武术学术自觉,这需要武术学者认清西方理论的文化背景,明晰中西文化的深层次差异,明确西方理论对于武术学术研究的应用限度,澄清武术学术研究在借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误解和困惑。在此基础上,以反思和对话的方式开展武术学术研究与西方理论的平等、深度交流,以开放的态度多角度、多维度寻求二者之间融合。最后,武术学术研究应立足于武术的历史性实践和现实性实践,增强武术学术研究的自主转型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未来,武术在开展学术研究中既不能"复归",也不能"全盘西化",而是需要将武术学术研究置身于底蕴丰厚的本土文化之中,努力开掘武术传统资源。在获取翔实、准确的武术史料的基础上,武术学术研究应立足于武术的现实性实践,以讲好"中国话""现实话"为原则,建立武术学术研究的主体性。这要求在构建中国特色武术学术研究之时,武术学术研究的着力点不能游离于武术之外,而应着力解决武术自身的问题,以更好地展现中国元素、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文章关键词: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论文DOI:10.26914/c.cnkihy.2022.003564
论文分类号:G852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xsyjbjb.cn/qikandaodu/2022/042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