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术研究版面费是多少[06/01]
- · 《学术研究》投稿方式[06/01]
- · 《学术研究》期刊栏目设[06/01]
读书 | 学术史研究的意义,既不是“怀旧”,也(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三个问题,现在研究学术史的学者,恐怕对于现代中国学术的国际环境,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的国际意义,了解得太不够了。其实,很多中国学术史上的问
第三个问题,现在研究学术史的学者,恐怕对于现代中国学术的国际环境,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的国际意义,了解得太不够了。其实,很多中国学术史上的问题,特别是现代的学术,不放在国际学术大背景下,是没有办法了解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晚清西北史地之学为什么不能像欧洲日本一样,成为亚洲研究有影响的学问,却成为绝学?又比如,满蒙回藏之学以及西北西南民族之学,为什么在二十世纪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中国考古学为什么从李济开始,就像张光直说的那样,走上民族主义的道路,并且一直在“西来说”和“本土说”之间纠缠?为什么北京周口店猿人、仰韶彩陶、二里头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安阳殷墟,会这样引人瞩目?为什么从杨文会开始的现代佛教研究,始终不如日本和欧美?
第二,通过学术史,了解这一“学术转型”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是域外刺激,是学术制度变化,是新资料新方法的推动,还是政治情势、国家危机和国际环境的作用?
《学术史讲义——给硕士生的七堂课》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凡八讲,是作者十年间给硕士生讲授“古代中国学术史研究”课程的讲义结集,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应当掌握的学术方法,以及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历程。本书重点讲述思想史若干大关节上的研究史,以此呈现学术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及应读的基本文献。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 网址: http://www.xsyjbjb.cn/zonghexinwen/2022/1022/1022.html
上一篇:迪哲医药(688192.SH)在研产品临床研究结果获选第
下一篇:论文格式如何整齐